科技为先导,创新再起航!公司各项目加速创新运用
2021年11月是中交集团“科技月”,本次“科技月”活动的主题为“科技为先导,创新再启航”,公司各项目积极贯彻中交集团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立足以核心科技为先导的“三核五商”新中交战略,创新科技成果运用,营造科技创新浓厚氛围,助力项目提质增效。
优化设计方案
宁德深远海养殖平台项目对原有方案进行强度校核及水动力计算时,发现在极端风浪流条件的自潜情况下存在触底风险。
面对如此情况,宁德深远海养殖平台项目部员工对网箱安装地点的水深、风浪及淤泥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在充分考虑网箱顺浪方向位移、结构横摇、系泊力、网衣对水动力影响的基础上进行数值模拟,最终根据计算结果优化了网箱结构形式,增加了固定压载,加强了局部节点强度,提高了结构稳性,避免了结构触底的风险,同时减少了总体钢材用量,降低了成本。
钢筋笼绕筋机助力施工生产
济宁港航项目跃进港6#泊位改造工程灌注桩钢筋笼箍筋设计采用Φ12光圆钢筋,人工盘绕难度大、效率低且质量难以保证。项目部集思广益,决定采用半自动式钢筋笼绕筋机,只需设置好绕筋间距、盘绕速度等参数,将加工制作好的钢筋骨架放到转盘上,通过控制启停开关,便可轻松实现钢筋笼螺旋箍筋的盘绕,省时省力、施工效率高,质量还有保证。
因地制宜选工艺
济宁港航项目跃进港6#泊位灌注桩桩基施工为本码头改造工程重点施工工序,原设计采用反循环成孔泥浆护壁施工工艺,但地质勘察报告显示,桩基施工区土质主要为粘土、粉质粘土和少量细砂,其中细砂层厚度薄,对桩基施工影响较小,粘土和粉质粘土性质较好,比较适合旋挖钻机成孔施工,项目部综合考虑后决定改变施工工艺。
旋挖钻成孔施工具有低噪音、低振动、扭矩大、成孔速度快、无泥浆循环等优点。采用此种工艺,既有效的提高了灌注桩施工的效率,又避免了泥浆循环造成的环保压力,确保了施工顺利进行,从而达到了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安全生产的综合目的。
非开挖修复技术
永定河山峡段第三标段污水管线工程穿越现有道路及村庄(个别位置距离民房较近),开挖难度较大,危险系数较高。为推进施工进展,保证施工进度及人员安全,项目部决定采用非开挖修复技术对施工沿线污水管道进行修复施工。该技术通过塑料软管将紫外线灯支架平稳送入管内,利用紫外灯照射内衬管使内衬管上的树脂产生固化反应进而对破损管道进行修复,并通过“CCTV”检测及摄像设备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录像,有力解决了大开挖影响居民出行和房屋结构稳定的问题,确保施工顺利开展。
“全护筒法”防塌提效
永定河山峡段施工第三标段13号桥在进行桥梁基础施工时,由于腾退进度缓慢,工作面有限,且施工区紧邻河道,地下水位较高,桥区地质以卵石和漂石为主,传统设备成孔困难。
项目部创新施工方法,选用全护筒跟进灌注桩钻孔施工工艺,不仅有效改善了孔壁护壁,防止塌孔缩孔,还大大提高了钻孔效率和成桩质量,仅用1个月时间便完成了18根钻孔灌注桩。
基槽开挖创新工艺
江苏省南通市洋口国家中心渔港综合整治工程紧邻黄海边,该区域为吹填造陆形成,土质以砂性土为主,透水性强且容易流失坍塌,项目实地考察后发现该处水域较多,地下水位较高,为+2.0m左右,而本次基槽开挖基底标高为-3.4m,这导致基槽开挖会有渗水大、挖深大、地下水位高的工作难点。
项目总工带领项目技术团队就开挖施工开展技术研讨会,最终形成井点降水+台阶式(三层台阶)开挖工艺,即在开挖基槽边坡按照一定距离打设降水井,并使用潜水泵抽取降水井内的地下水,使基槽附近地下水位低于基槽开挖底标高,同时综合方面考虑节省开挖施工时间,保证开挖安全性以及边坡稳定等方面因素,将基槽分三层分步距分层开挖。该工艺能有效降低地下水位,保证边坡稳定性,同时有效提高了施工作业效率,节省了机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