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广益勇创新,开拓进取我争先

发布时间: 2020-04-26     来源: 中交海洋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在与苏门答腊岛隔海相望的马六甲海峡对岸,有一朵“海上之花”逐渐出落而成,这里将成为马来西亚马六甲州新的一道风景线。而这个优异成绩,是孜孜不倦的中交海建马来海上花项目部团队日夜辛劳的成果。

  说到海上花项目部,就不得不提一个人——布如猛。从刚开始的困难重重,到如今“海上之花”即将建成,身为党支部副书记和生产副经理的他以“六比六创”劳动竞赛为契机,为项目管控能力的提升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身先士卒,迎难而上,方法总比困难多

  经过各项忙碌紧张的工前准备,项目慢慢步入正轨,然而挫折总会不期而至,2019年春节过后,项目正式开启Phase2区域的抛砂施工。随着承载海砂的第一艘船缓缓驶入施工海域,在工地外不远处即遭遇搁浅。他带头使用测深仪进行扫海及水深探摸,原来是设计图中Phase2施工海域的水深与实际情况有出入,现有航线不能满足载重3000吨级船舶通航要求。

  总不能每次装载半船砂吧?大家火热的干劲突然被泼了一盆冷水,水深大大制约了抛砂施工效率,项目部不得不寻找新的施工工艺。正值项目部上下陷入一筹莫展之际,这时接到中国交建开展“六比六创”劳动竞赛活动的通知,身为生产副经理及党支部副书记的他立即向项目经理汇报,经项目班子研究,决定以竞赛为契机,通过集思广益、技改技革来突破困局,并提出“大船运输、小船过驳”的接力抛砂法。他拨通了协作单位领导的电话:“杨总,您是不是还有两艘1200吨的驳运船?”得到肯定回复后,他似乎思路开始理顺,向大家宣布“有办法了”!

  后面的日子里,他配合项目经理一起,带领团队住船研究船舶性能,不仅攻克皮带船倒驳过程中多船同步联动操控的难题,而且针对本项目的实际施工条件进行技改技革,优化改造皮带船“循环水冷却系统”,创新采用无锚缆定位方法,最终皮带船施工效率得以大幅提高,有效节省了项目成本。

  在2019年6月,项目部顺利完成了节点工期任务,甚至在面对当地环保条件苛刻、作业时间受限等不利情况下,创造了所用船舶单月抛填40万方的记录,为项目优质、高效履约奠定良好基础。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他和项目团队的细致筹划。


团结一致,融合当地,传播中交好品牌

  作为中交海建第一个海外项目,成立之初,项目员工海外经验少,面对文化差异有些不适应,但融入当地文化永远是他们的第一课。“无论是境内还是境外,作为建设者格局一定要大:建一个项目就要开拓一方市场。”项目经理对他说道。

  在项目经理的组织安排下,他牵头协调各部门编制了《马来西亚风险及应对手册》,内容涵盖当地文化背景、生活习俗、出入境要求、工作生活禁忌及安全建议等内容,为每一位初到人员快速融入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

  项目建设伊始,由于不被理解,来自中国的建设者遭遇了周边民众“不够友善”地对待。项目施工海域濒临当地渔民捕鱼之地,尽管预先通告再三,渔民还常常将渔网下到施工船舶的必经之路上,有时避闪不及——渔网被船舶破坏。于是偶有渔民剑拔弩张,持刀甚至拿汽油弹等阻挠施工,严重阻碍了项目进展。

  项目部了解情况后,一方面要求全员时刻牢记“安全第一、避免冲突”,另一方面直视问题,多方联系渔民协会及政府部门,耐心解释施工海域已被政府授权、不再是捕鱼场所,同时积极协调赔偿无意破坏的渔网损失。与此同时,施工海域附近的河口常年积淤造成渔船无法外出,他主动请示,组织人员、机械为周边民众们疏通河道,解决了渔民多年出行受限的难题。这种不拘小节、顾全大局的做法,得到了周边民众的认可和称赞,展现了央企的海外担当。


精细研究,优化工艺,依托项目再经营

  项目施工组织过程中,因砂料价格上涨等诸多不利因素导致项目一度处于亏损的边缘。本着提高经济效益、打造高效工程的竞赛理念,他身体力行积极落实绩效责任,多少个晚上办公室挑灯夜战与项目经理钻研合同条款、多少次谈判桌前与业主唇枪舌战谈判变更、多少次会议室和大家一道探究成本优化措施......通过多重措施工艺优化,项目部最终完成了三次项目变更工作,增加产值1300万元,并超额完成利润指标。

  辛勤的付出终将得到喜悦的收获,马来西亚海上花项目被评为业主单位2019年度“最佳贡献奖”、荣获了中交海建2019年“优秀团队奖”,受到建设和政府等单位的一致好评。在他和项目班子的带领下,年轻的将士们在海外开疆拓土,打响了公司在马来西亚根据地的第一枪,为后续工程的承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9年已经过去,布如猛说:“今后我面临的只有责任,我将从零做起,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职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公司发展尽心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