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共建、活动共办、数字共享!中交集团以组织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发布时间: 2023-12-05     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乡村组织振兴,要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扎实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既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振兴的组织体系保障。自从在云南怒江州、新疆英吉沙县开展定点帮扶工作以来,中交集团倾力倾注,通过党建共建、活动共办、数字共享等形式,助力云南省怒江州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英吉沙县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以组织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党建共建   让头雁领飞群雁齐追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中的“神经末梢”,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路上,中交集团各级党组织积极尝试探索党建共建方式,打通党的组织体系的“神经末梢”,让基层党组织成为攀登乡村振兴新高地的坚固基础。

  

  面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课题,艾古斯乡康帕一村的干部受限于没有经验,工作成效总是上不去,看着村民谈论起别的村子满眼羡慕,康帕一村村委会主任托合荪愁容满面。自从同康帕一村开展党建共建以来,二公局库尔勒城市经营中心党支部书记王超辉一直关注着康帕一村的发展,得知托合荪的烦恼后,王超辉给他带来了好消息。原来,为了提高基层干部业务能力和培养乡村振兴带头人,中交集团分层分类开展了各类专题培训,通过理论学习和现场实地参观,帮助大家开阔视野,探索发展新思路。在王超辉的推荐下,托合荪和村里的干部一起参加了当期的“中交助梦·英吉沙县技术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同时,库尔勒城市经营中心还积极组织艾古斯乡康帕一村党员干部外出参观、交流对标,到浙江桐庐环溪村、八一村学习乡村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寻找一条适合本村发展的道路。

  

  参观回村后没多久,托合荪就在村委会上大胆地提出壮大村集体经济、种植高椒辣椒的想法。“我们出租集体土地一亩一个月只有200元,自己种植高椒辣椒,一亩地一年有近10000元的收入。”他给大伙算了一笔账,把参观考察看见的、听见的、想到的迫不及待跟乡亲们一一分享,“我们慢慢积累,等有了钱再发展其他产业,就像浙江农村那样。”

  浙江农村的成功经验让乡亲们看到了希望,在托合荪的倡议和带领下,艾古斯乡康帕一村2021年将村里55亩集体土地全部种上辣椒,借助农业专家的技术支持,当年收入16万元。自2021年库尔勒城市经营中心党支部与艾古斯乡康帕一村党支部开展党建结对共建共答乡村振兴新问卷以来,像托合荪这样的村干部有了更多的机会走出去看一看,把优秀乡村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带回去、学起来。

  党建共建不仅让头雁有领飞的底气和增长本领的渠道,也让“流出”家乡的党员们更有归属感。

  来自怒江州兰坪县兔峨乡的王文明是一名有着17年党龄的老党员,两年前利用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的契机到振华重工长兴分公司务工。“虽然长兴分公司对我们工作生活很照顾,但身为党员,这党费不知道交到什么地方,组织生活不知道去哪里过,会不会和组织断了联系?”王文明有不少担忧。和王文明一起来沪务工的130多名老乡中有10名党员,他的担心不无道理。

  

  为此,振华重工长兴分公司党组织积极探索,借助党建共建形式打通服务云南来沪务工“最后一公里”。2022年7月,中共兰坪县(上海)流动党员支部委员会在振华重工长兴分公司揭牌成立。“从今天起,我们兰坪县在上海的流动党员总算有‘家’了!”流动党支部书记李全激动地宣布,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用力,发挥‘1+1>2’的作用,为持续巩固兔峨乡的脱贫攻坚成果和实现分公司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时任振华重工长兴分公司党委书记的蒋蕾说道。

  现在,流动党支部除定期开展“三会一课”外,还经常与老乡们开展座谈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为大家排忧解难,让他们安心工作。“现在我们有了新的‘家’,心里很踏实,这也时刻提醒我要更加严格地以优秀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事事带好头,处处作表率。”找到组织的王文明更加有了归属感。

   

   

  

  活动共办  结成凝心聚力牢固纽带

   

  如果说建强组织是党建共建的基础,那么通过活动共办建立密切的联系,让情感纽带将党员群众拧成一股绳,便是组织振兴带动乡村振兴更高层次的追求。

  

  “我也想像小王子一样,开启一段神奇之旅,去探究B612小行星。”中交兰坪新时代希望学校的一年级小学生鹿朝媛收到苏州小朋友阳名添寄来的《小王子》图书后,激动地告诉老师。

  中交兰坪新时代希望学校,是怒江州兰坪县城规模最大、设施最全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大多来自周边的易地搬迁社区,家长外出务工,孩子由老人照顾。在完成学校建设任务后,一公局集团对孩子的牵挂却从没有停止,充分结合学校所需,通过活动共办的形式支持关注着学校的师生。2023年4月,一公局五公司联合地方社区与中交兰坪新时代希望学校开展“书香中交·图书漂流”活动,让社区小朋友和一公局五公司员工子女闲置的书籍“流动”起来,“流动”至需要图书的兰坪新时代希望学校,通过书籍搭起了爱与知识的桥梁。活动中,108本书籍、73封读书分享信件和45张明信片从苏州抵达兰坪。通过交流,“知识改变命运”的观点也更深地扎根在希望学校学生心里。

  

  “谢谢阳名添同学,我也要通过书籍学习更多知识,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大世界!”鹿朝媛和阳名添这对小书友描绘着充满童真的大梦想。

  在党建共建协议的推动下,振华重工总部第三党支部与怒江州兰坪县永安社区党总支利用结对、共办活动等方式,让怒江同大峡谷外面的世界有了更多的链接。“映香考上了县里的民族中学,学费住宿费都不用交。新生入学那天,她还给我发了入学照片。”“小雨也考上了民族中学,她平日里喜欢听音乐,我给她购买了一个音乐播放器作为升学礼物……”在第三党支部例会上聊及结对助学这个话题,大家都开心地“炫耀”起了各自结对学生的近况。

  由永安社区党总支推荐10名初三学生与振华重工总部第三党支部10名党员一一结对,通过日常的定期沟通,交流兴趣爱好,进行学习和生活上的指导和鼓励,给孩子们更多的温暖和关心。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结对的学生均顺利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学生们离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又进了一步。

  

  除了“结对”助学活动,振华重工总部第三党支部同怒江州兰坪县永安社区党总支2022年还在传统佳节端午节到来之际,共同举办“两地情,粽相连”党建共建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中,党员代表讲述两地端午节的风俗,带领支部党员感受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端午节特色文化,表达对易地搬迁永安社区党员的深切关注和节日祝福。

  在加强云联动共办活动的同时,做好硬件提升也是中交集团参与共建各党支部关注的重点,先后提供资金支持,为当地新增和改扩建党员活动室、文明实践活动中心和妇女之家等场所,进一步丰富村级治理的载体和形式。其中,英吉沙县艾古斯乡康帕一村妇女之家从需求出发、从服务入手,不定期组织妇女集中开展活动,结合求知、求岗、求乐、求美的需求,组织她们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科技知识、心理健康知识、餐饮文化知识、文明礼仪知识,组织孕妈妈观看育儿、保健知识,开展谈心谈话,调解矛盾纠纷,丰富了当地妇女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了英吉沙县妇女之家示范点。

   

   

  

  数字共享  拓展基层治理广阔空间

   

  从共建共办到共享,中交集团主动与共建单位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利用数字化手段有效提升党建工作效率,护航集体经济发展,拓展了基层治理更广阔空间。

  “现在,通过村委会的监控室大屏幕就能看到全村各个角落,还有咱们基地的情况,真的是太便捷、太智能了。”在怒江贡山县秋那桶村,村支书余贵林看着刚刚调试好的“数字乡村”系统不禁发出感叹。

  

  秋那桶村位于怒江最北端,是出滇入藏的最后一个村落。峡谷地貌细长狭窄,秋那桶下辖的9个村民小组共308户1054人,以小聚居的形式像满天星一样分散在怒江和高黎贡山峡谷之间,往来穿梭各个村民小组,光路程可能都要花上一两天。2022年6月,在中交集团资金支持下,秋那桶“数字乡村”系统上线运行,利用信息化手段把工作“搬”到线上,秋那桶村两委开展工作的时间成本得到优化。

  据了解,“数字乡村”系统在设计之初就以高效率、覆盖广、易操作为主要原则,围绕乡村治理现状和需求,设计了数字乡村一张图、平安乡村、智慧党建、村务公开、数字广播、综合治理、视频会议、一村一貌、乡村振兴和乡风文明10个板块,在全村安装了101个视频监控摄像头,在9个村民小组活动室配备了可视化多媒体系统,为乡村治理装上数字化引擎。

  

  2022年8月,结合秋那桶村旅游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提升的需求,在二航局的支持下,秋那桶村怒族文化街改造提升工程顺利完工。整洁的街道、完善的休闲设施、多彩的绿植、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让秋那桶村重新焕发新颜,准备迎接八方游客。

  在一次村里日常的走访中,时任二航局驻秋那桶村第一书记李微发现,村里几个卫生死角出现乱堆乱放的现象,在交叉路口的视觉盲区内车辆占道停放的情况依然存在。“硬件的提升只是基础,日常的维护才是让秋那桶保持生机勃勃的关键。”回到村委会,李微利用“数字乡村”系统进行回看,找到了原因。马上,驻村工作队联系上了占道车主和卫生死角区域附近住户,进行了卫生环保知识和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乡村本就是个小社会,一人带头便会有众人参与,慢慢地垃圾不乱扔、车辆不乱停、环境大家管、成果共分享的理念成为秋那桶全村的共识。

  秋那桶村党总支副书记王晓明也是“数字乡村”系统的受益者。日常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实现数字化管理以来,秋那桶党总支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尤其视频会议的启用,王晓明感触颇深:峡谷高原气候多变,线下活动受天气影响,往返山区道路安全隐患也不少,现在通过视频会议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在产业发展上,秋那桶村也尽享“数字乡村”带来的便利。在贡山山药种植基地、土鸡养殖基地、养蜂基地、有机食品加工厂等场所安装高清摄像头,实行24小时远程监控,及时观察记录山药长势、土鸡生长情况等,必要时可远程联系种植养殖专家提供技术支持,实现溯源管理。“‘数字乡村’系统既是一个智慧大脑,又是一个千里眼。”李微介绍,“未来将整合接入电商平台,让消费者了解监控产品生长、生产过程,通过这些探头‘眼睛’全过程地参与进来,加深体验,帮助我们优质的农产品走出大山、走近消费者。”2022年,在怒江州提升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专项工作中,秋那桶村被评为先进集体。